最近啊市场行情非常好,很多小伙伴疯狂地在群里撒红包,还有人私信告诉Higer说收益翻倍了,睡一觉就赚百万了,过去的亏损都弥补回来了,又重新走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等,Higer听了真的替大家感到高兴,这才是一个牛市该有的样子。
今天这次音频的由头呢是路印,这是一个国产做得非常不错的项目,借着牛市的东风持续暴涨,价格超越历史新高,从2020年的圣诞节到现在不过2周的时间,最高涨幅已经达到5倍,令人瞠目。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这里面的逻辑,那么Higer这次就和大家一起分析分析。
路印的定位是一个去中心化交易所和交易协议,一听我们就知道它可以被划分到DeFi的范畴。前段时间路印上线了Layer2功能,最近又在陆续开启基于Layer2的流动性挖矿活动。
可能很多小伙伴不知道什么是Layer2,简单来讲就是把以太坊底层主链作为第一层,上面重新开辟第二层,所有交易在第二层进行,只有回到主链的时候才进行最终记账和确认,这样就不用和其他的交易去争夺资源,从而能够带来性能的大幅提升。
路印一时间为什么会这么受追捧呢?Higer觉得这跟当下以太坊网络每天拥堵的现状是有密切关系的。这两天Higer每天收矿的时候看到居高不下的GAS费就无比痛苦,因为每一次GAS的支出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挖矿的总体收益。
因此,在以太坊持续暴涨,牛市一路向北,各种链上交易空前活跃导致网络拥堵的时候,我们迫切希望看到有技术解决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哪怕是缓解当前的拥堵难题。
其实,GAS费用高昂只是从用户体验的层面展示出来的表象。它深层的意义在于不同DeFi协议或者链上应用在争夺以太坊的区块空间,这是零和游戏。
当区块充满时,任何一个应用的交易上升,意味着其他应用交易的下降,随着新来者增加,竞争越来越激烈,最后导致有些挖矿的交易费用高达上百美元。在DeFi火热的前几个月,以太坊的交易费用已经在加密圈超越比特币位居第一。即便今天DeFi冷了一些,其年化交易费用跟比特币比相差也不远。
在市场火热的情况下,整个DeFi市场的厮杀会更加严重,由于交易吞吐量是固定的,这导致从整体上DeFi市场的价值无法持续上升。因为它会限制整体DeFi项目的交易量,从而影响其可持续性发展。
这就引出了吞吐量和速度问题,人们过去提出了Layer 2、分片、跨链等多种解决方案,其中Layer 2是提及次数最高的方向之一。
所以,在牛市火爆的当下,以路印作为典型代表,Layer2解决方案很有可能成为近期炒作的一个热点。
一方面我们要认清这里面的炒作逻辑,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去思考,Layer2真的能解决以太坊GAS费用高的问题吗?
这里我们可能又要再深入一些,说一说Layer2这里面可能存在的问题:Layer 2实践方向有很多,有状态通道、侧链、Plasma、Optimistic rollups、validium、ZKRollup等等,有些字母Higer都拼不全,就不给大家一一介绍了。
这一切看上去非常好,但这里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Layer 2本身是孤岛,如果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Layer 2方案,它们之间如何互通?这里会打破Layer 1上的可组合性。如果DeFi协议,比如Maker、Uniswap、Compound、Curve、Synthetix等无法实现可组合,那么,聚合协议等又如何实现帮助人们获得更高的收益呢?DeFi的创新又如何推动呢?
如果没有可组合性,DeFi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即便它实现了极高的交易吞吐量和极低的费用,但失去了互通,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所以,Higer认为,一方面,随着以路印为代表的DeFi项目在不断尝试Layer2解决方案,有可能带动一轮炒作热潮,同时让大家看到行业前进的方向,也让我们对以太坊未来发展有更强的信心外,在另外一方面,由于Layer2方案并未实现大统一和确立最终标准,因此,各个DeFi协议依然会根据自身需求去采取不同的Layer2方案,从而可能导致Layer2市场的混乱局面出现。
因此,短期内,Layer2仍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验证和竞争,也就是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太坊还会一如既往地拥堵,GAS费高昂的问题并不会很好地得到解决。
所以,在这个阶段,一方面Layer2方案和ETH2.0的实施进程会受到广泛关注,另外一方面,最开心的可能依然是广大的以太坊矿工们。在GAS费暴涨的这几天,以太坊显卡矿机的静态回本周期竟然只有4到5个月!
随着后续ETH价格的持续走高,GAS价格持续盘升,单笔交易的代价仍可能呈现数倍增长。真是,有人痛苦有人欢喜啊。
注册有任何问题请添加 微信:MVIP619 拉你进入群

打开微信扫一扫
添加客服
进入交流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