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區塊鏈創新發展大會,於8月13日至14日在贛州市舉行。
消息一經發布,立即吸引各方關注,也引發人們好奇:全球區塊鏈創新發展大會,為何是在“革命老區”贛州舉辦?
記者於近日走進贛州,探尋其“一鳴驚人”的奧秘。採訪中,記者發現,不僅僅是區塊鏈,贛州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還有許多“驚艷”表現——
一組“全國首個”的紀錄,令人驚喜:全國首個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全國首個區塊鏈服務大廳在贛州建成,全國首個城市級區塊鏈綜合服務平台即將在贛州落地。
一組“江西第一”的數據,引人注目:全省第一個縣級5G基站在信豐啟動建設﹔全省首個實現城區及工業園區5G網絡全覆蓋的縣(市、區)是龍南﹔14個全省首批“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企業,贛州企業佔5家,獲評數量全省第一。
敢為人先,先行先試。當區塊鏈還顯得“陌生”“神秘”、5G產業尚處於起跑階段時,革命老區贛州,積極搶佔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涌動著數字經濟發展的熱潮。
數字經濟,正成為贛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點金之手”“奮飛之翼”。
從“無”到“有”,打造讓世界認識江西的新名片,贛州的底氣來自哪裡?
“要將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打造成為世界認識江西的新名片。”8月5日,省政府新聞辦、省工信廳、贛州市政府召開的“2020全球區塊鏈創新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向世人發出這樣一個信號。
承擔起這一重任,贛州底氣來自哪裡?
有專家稱,贛州發展區塊鏈,來自一種超前的發展意識和積極的大膽嘗試。早在2017年,贛州市政府、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建了全國首個由政府主導的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贛州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
沙盒,一個源於計算機領域的舶來詞,形容減少規則障礙、鼓勵更多創新的區域,就這樣在革命老區扎下根來。隨后,全國合規區塊鏈的規則和指引等一系列中國區塊鏈行業標准從這裡走向全國。
“堅持新發展理念,把數字經濟作為贛州市重大戰略來抓,引領推動贛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省委副書記、贛州市委書記李炳軍表示,要搶抓當前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重大機遇,找准切入點和突破口,加快培育發展數字經濟產業。
錨定目標、鼓足干勁,贛州有敢於先行先試、搶抓機遇、率先發展的勇氣、底氣和決心,更有產業發展的支撐。
從產業基礎上看,贛州有9個縣(市、區)將電子信息產業列為首位產業,在印刷電路板、光電顯示、LED應用等領域已建立相對完整的產業鏈。
從基礎設施建設上看,全省第一個縣級5G基站在信豐啟動建設,全省首個實現城區及工業園區5G網絡全覆蓋的縣(市、區)是龍南。截至7月底,贛州開通5G基站3657個,實現火車站、醫院、學校和工業園區等熱點區域覆蓋。
支撐有力,后勁十足。有數據印証:贛州GDP增速連續4年居全省第一﹔2019年,贛州數字經濟規模超過600億元。數字經濟,成為贛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引擎。
“數據是一種新型生產要素,數字經濟是變道超車、換車超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是贛州的主動選擇,是發展的必然抉擇。”贛州市副市長許忠華說道。
當前,贛州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培育增長動力的關鍵期,又迎來國家進一步加強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重大機遇,一系列經濟發展中的瓶頸和困難,急需通過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來解決。
成立贛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制定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及三年行動計劃,打造贛州數字經濟產業園、贛南數據湖示范園等一批數字產業集聚區……發展數字經濟,贛州路徑清晰、蹄疾步穩,也令人相信,打造讓世界認識江西的新名片,同樣心中有數、手中有招。
目前,贛州獲評江西省智能制造基地2個、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2個、工信部智能制造綜合標准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1個、全省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20個,獲評數量居全省前列。
從“老”到“新”,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數字經濟如何為紅土地賦能?
叮咚!打開微信,在贛州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工作的郭雲超,給記者發來一張區塊鏈名片。這是8月5日記者在贛州採訪時,對區塊鏈的初體驗。
在這張名片中,除了普通電子名片的名字、頭像、公司等信息外,還有存証標識、數據哈希等運用區塊鏈技術 “烙印”上的一串數字,確保了信息真實、不可篡改。“區塊鏈名片讓使用方安心,信息不會被盜用,也讓名片接受方放心,信息值得信任。”郭雲超說。
在贛州,區塊鏈觸手可及,正成為人們聽得懂、看得見、用得上的一項技術。
今年6月30日,我國首個區塊鏈服務大廳——贛州區塊鏈服務大廳正式揭牌,為企業和市民提供數字証照、數字票據、防偽溯源等服務。一批臍橙、飲品等項目正在洽談,企業希望借助區塊鏈技術,進行防偽溯源,保護商家和消費者的權益。
“我們用一個服務大廳,搭建了區塊鏈線上和線下發展的橋梁,當越來越多應用能被‘看見’時,也就會有更多人相信技術,凝聚起發展區塊鏈的合力。” 該服務大廳負責人、贛州區塊鏈金融產業沙盒園董事長范枋宜介紹,這個創新模式,吸引了許多地方政府和企業前來交流學習,一批全國區塊鏈服務大廳建設項目將在本次全球區塊鏈創新大會上簽約。
利用一個服務大廳,引領區塊鏈發展,是贛州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數字經濟產生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正在各個領域興起。
機器稼動率(每天實際生產時間與24小時的比值)提高20%﹔一個工人負責機器的數量由最多6台,變為8至10台……8月6日,龍南駿亞精密電路有限公司項目部總監何立發給記者算起了賬。“公司打造‘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工廠,軟件及直接相關硬件投入3500萬元,目前僅稼動率提升就為企業間接增收1600萬元。”
在龍南駿亞智能調度中心,通過一面由18塊分屏幕組成的屏幕牆,就能看到整個車間設備的運行狀態。企業採用5G等新技術,自動提取上傳200多台機器運行參數,完成雲平台分析處理、加工參數下發等流程,實現了交貨期縮短、人工成本下降、產品合格率顯著上升,打造了更強的企業競爭力。2019年企業銷售收入1.8億元,預計今年可達4.5億元,實現逆勢迅猛增長。
8月的贛南紅土地上,孕育著勃勃生機。贛南臍橙正處於壯果膨果的關鍵時期,什麼時候施肥、哪裡需要澆水……這些農活不再僅憑個人經驗,贛南臍橙裝上了“智慧大腦”。
在位於贛州市的江西裕豐智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記者通過大屏幕,看到遠在20余公裡外的茅店九橙生態果園裡的臍橙,空氣溫度、光照強度、風速、土壤濕度等數據實時顯現,每個臍橙都有自己的“生長檔案”。
“我們將大數據、物聯網與5G技術相結合,採集臍橙的生長環境信息,通過人工智能自動生成果樹的數據模型,為精准施肥等農活定位、定時、定量提供數據支撐。”該公司董事長李麟介紹,據測算,贛南臍橙種植人工成本將下降15%,果園單產收入將提高10%。
拿起數字經濟的“金鑰匙”,破解贛南臍橙發展的瓶頸,在解決“種植效益能不能再提升”問題的同時,贛州還瞄准了另一個難題——消費者要怎樣買到正宗的贛南臍橙?
上“鏈”!運用區塊鏈技術,消費者可以看到贛南臍橙的“生長檔案”,了解臍橙從種植、採摘、運輸每一個流程的狀態,從而確認臍橙的真實身份,有效防偽。
目前,贛州已經打造“鏈橙”,結合區塊鏈技術和溯源方案的特點,構建“贛南臍橙鏈”平台。令人期待的是,贛州鏈、家具鏈、長征鏈等具有贛州特色的區塊鏈產品,即將發布。
從“先行”到“爭先”,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贛州如何闖出發展新路?
一個個來贛州前縈繞在腦海中的疑問,隨著深入採訪被解答,卻又產生一個個新的問題。
在江西省志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採訪,是一種新奇的體驗。乘坐觀光車,穿行在長度超過650米的“超長車間”裡,看到高端電路板生產設備一台接一台、工序一道接一道,鮮有工人在旁操作。該公司董事長蔡志浩介紹:“我們在龍南投資,是要實現價值的大跨越。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在國際領先,達產后每年主營業務收入將突破30億元。”
為什麼像志浩這樣的大企業將智能化升級的“棋子”落在贛州,而且做出同樣選擇的企業還有很多?2017年駿亞總部上市后,其募集資金100%用於龍南生產基地建設。眾恆光電集團將最大的公司設在信豐,投資100億元,打造全球最大的LED投射燈生產商。
在信豐金信諾5G產品事業部相關負責人的回答裡,記者找到了部分答案。“信豐擁有較完整的5G產業鏈,產生了巨大的集聚效應。”目前,信豐縣已引進5G類企業14家,產品供應華為、中興、愛立信等知名5G通信企業。今年,金信諾集團在信豐加大投資,新建5G通信及智能汽車PCB項目,總投資50億元。
項目建設是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不二“王炸”,在堅持項目為王的基礎上,必須堅定產業發展方向。
“聚焦5G和智能制造細分領域,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梯度轉移,推動5G產業補鏈、強鏈、壯鏈,信豐朝著打造全省5G產業研發制造及應用示范縣的目標奮力邁進。”信豐縣委書記鐘旭輝向記者介紹,今年上半年,一批5G項目落戶信豐,招商引資簽約總額超過去年總和。
項目接踵而至,用什麼來承接數字經濟建設、促進數字經濟發展?贛州給出的答案是,加強平台建設。
高標准、高起點建設。佔地2700畝的贛州5G智能科技園正加快建設,圍繞5G高端電子生產研發,高標准規劃建設標准廠房、研發基地及生產、生活配套服務設施。
新思路、新理念打造。贛州數字經濟產業園以航天科工二院706所、山東超越數控為龍頭企業,引進39家信創企業,建設我省首個信創產業基地,成立我省首個信創產業聯盟。
多元化、多業態運行。58科創(信豐)產業園,集人才實訓、金融服務、校企合作等功能於一體,為園區內數字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
項目建設火起來了,平台搭建快起來了,但贛州發展數字經濟仍面臨不少制約和短板,人才缺乏就是其中一道難題。人才從哪裡來?一邊是人才吸引力不強的老區,一邊是對數字經濟人才全國范圍內的“渴求”,贛州如何吸引人才,如何留住人才?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相比於沿海地區,贛州更應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加快從‘老區思維’向‘灣區思維’轉變,拿出更大力度的政策吸引人才。”在採訪中,企業家們這樣建議。
針對短板,贛州正在進行改革探索。近日,贛州市面向社會公開招聘6名聘任制公務員,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的一個崗位就在其中。據介紹,此次聘任制公務員可以享受相應的津貼、補貼以及優惠政策,年薪40多萬元。
贛州市市長曾文明表示:“贛州將搶抓數字經濟發展的‘窗口期’,繼續以最優的政策、一流的服務,積極支持數字經濟企業加快發展,全力打響贛州數字經濟品牌。”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站在數字經濟發展風口,贛州搶抓機遇、勇立潮頭,搶佔數字經濟新高地,奮力推進革命老區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給我們很多啟示。圍繞“作示范、勇爭先”目標定位和“五個推進”重要要求,江西數字經濟期盼更多“贛州表現”,必將迸發更強發展力量。(記者 桂 榕 鄢朝暉 游 靜)
注册有任何问题请添加 微信:MVIP619 拉你进入群

打开微信扫一扫
添加客服
进入交流群
发表评论